BG 6.1: 至尊人格首神说:谁不执着活动的结果,出于义务而活动,谁就是弃绝者。真正的神秘主义者是他,而不是不生火、不尽责的人。
BG 6.2: 潘杜的儿子啊!你应该知道:弃绝与瑜伽一样,是使自我与至尊者相连,因为人除非去除感官享乐的欲望,否则永远都成不了瑜伽师。
BG 6.3: 据说:对刚开始练八部瑜伽的人来说,活动是手段;对高水平的瑜伽师来说,停止一切物质活动是手段。
BG 6.4: 人一旦抛弃一切物质欲望,既不追求感官享乐,也不从事功利性活动,就被说成是练瑜伽达到了高水平。
BG 6.5: 应该藉心念的帮助解救自己,不要因心念而坠落。对受制约的灵魂来说,心念既是朋友,又是敌人。
BG 6.6: 征服心念,心念就是最好的朋友;征服不了心念,心念就一直是最大的敌人。
BG 6.7: 征服了心念的人因为获得了平静,所以已经觉悟到了超灵。快乐、冷热、荣辱,对这种人来说都一样。
BG 6.8: 人因为获得并觉悟知识而完全满足时,就被说成是觉悟了自我,就被称为瑜伽师(或神秘主义者)。这样的人自制,处在超然的境界中。一切,无论是卵石、石头还是金子,在他看来都一样。
BG 6.9: 当他平等看待敌友、中立者、调解者、嫉妒者、真诚的祝愿者、挚爱的恩人,以及罪人和虔诚的人时,他就更进步了。
BG 6.10: 超然主义者应该总让躯体、心念和自我从事与至尊者相连的活动。他应该独自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,应该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心念。他应该去除欲望和拥有感。
BG 6.11-12: 要练瑜伽就必须到一个圣地,在僻静处的地上铺上库沙草,再铺上鹿皮和软布,安排一个不高不低的座位。瑜伽师随后应该稳稳地坐在座位上练瑜伽,通过控制自己的心念、感官和活动,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,达到净化内心的目的。
BG 6.13-14: 应该把头、颈及躯干挺直成一线,双眼凝视鼻尖。应该完全停止性生活,无所畏惧,以平静和受控制的心念在内心冥想我,把我当作人生的最终目标。
BG 6.15: 超然的神秘主义者就这样不断地练习控制自己的身心和活动,使心念受到控制,通过终止物质存在到达神的王国(奎师那的住所)。
BG 6.16: 阿尔诸纳啊!人如果吃得太多或太少,睡得太多或太少,就不可能成为瑜伽师。
BG 6.17: 进食、睡眠、娱乐和工作都规范化的人,能通过练瑜伽减轻一切物质痛苦。
BG 6.18: 瑜伽师一旦通过练瑜伽使自己的心念活动受到训练,处在超然的境界中——没有物质欲望,就被说成是极稳定地处在瑜伽的状态中。
BG 6.19: 正如灯火在无风的地方不晃动,控制了心念的超然主义者始终不懈地冥想超然的至尊灵魂。
BG 6.20-23: 在称为萨玛迪的完美境界中,人的心通过练瑜伽完全停止了物质性的活动。这完美境界的特点是:人能以纯净的心看见至尊灵魂,并从至尊灵魂那里获得快乐。在那种快乐的状态下,人通过超然的感官感受到无限的超然喜悦。获得这样的喜悦后,人永远不会背离真理,不会认为还有比这更高的成就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即使陷入最大的困境,也永远不会动摇。这样才真正摆脱了因为与物质接触而产生的痛苦。
BG 6.24: 应该下定决心、信心坚定地练瑜伽,不要偏离这一道路。应该抛弃所有来自心智思辨的物质欲望,用心念从各方面控制住所有的感官。
BG 6.25: 应该凭着用绝对坚定的信心支撑着的智力,逐步达到全神贯注的境界。这样使自己只专注于至尊灵魂,不想其它事。
BG 6.26: 心念因它飘忽不定、变化无常的本性而不易集中。无论它飘到哪里,都必须把它收回来,置于至尊灵魂的控制下。
BG 6.27: 全神贯注于我的瑜伽师,必定获得最完美的超然快乐。他超越激情属性,认识到自己与至尊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,因而摆脱过去的行为带来的一切束缚。
BG 6.28: 自我控制的瑜伽师就这样坚持不懈地练瑜伽,清除了一切物质污染,通过为至尊主做超然的爱心服务获得最高的快乐。
BG 6.29: 真正的瑜伽师在众生中看到我,也在我中看到众生。觉悟了自我的人甚至在每一处都看到我——同一位至尊主。
BG 6.30: 看到我无处不在而一切又都在我之中的人,永远不会失去我,我也永远不会失去他。
BG 6.31: 这样的瑜伽师充满敬意地侍奉超灵,知道我和超灵是同一个个体,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不渝地专注于我。
BG 6.32: 阿尔诸纳啊!谁通过对比自身认识到,众生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,实际上都是平等的,谁就是完美的瑜伽师。
BG 6.33: 阿尔诸纳说:玛杜苏丹啊!您概括的瑜伽系统对我来说似乎是不切实际、不能忍受的,因为心念多变、不稳。
BG 6.34: 奎师那啊!由于心念多变、纷乱、难以控制、异常强大,我觉得征服它比控制风还要难。
BG 6.35: 圣主奎师那说:琨缇臂力强大的儿子啊!要控制静不下来的心念无疑非常困难,但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去除执着心就能做到。
BG 6.36: 对不控制心念的人来说,觉悟自我是困难的。但是,控制住心念并以恰当方法努力的人必定成功。这就是我的看法。
BG 6.37: 阿尔诸纳说:奎师那啊!不成功的超然主义者最初怀着信心走上觉悟自我的路,但后来由于追逐名利而半途而废,没能达到神秘主义的完美境界。他们的归宿是什么?
BG 6.38: 臂力强大的奎师那啊!这种由于迷惑而偏离超然之途的人,会不会既得不到灵性成就又得不到物质成功,如同消散的浮云一般,在任何领域中都没地位呢?
BG 6.39: 奎师那啊!这就是我的疑虑。我请求您彻底打消它。除了您,没人能打消这疑虑。
BG 6.40: 至尊人格首神说:普瑞塔的儿子啊!无论是在这一生还是下一世,从事吉祥活动的超然主义者都不会遭毁灭。朋友,行善的人永远不会被邪恶所征服。
BG 6.41: 不成功的瑜伽师在虔诚生物居住的星球上享受许许多多年以后,投生在正直或富贵的人家里。
BG 6.42: 或者,他(如果长期练瑜伽后没取得成功)会在极有学问的超然主义者家中出生。当然,这样的出生在这世上是罕见的。
BG 6.43: 库茹的子孙啊!这样出生后,他重新唤起自己前世的神性意识,为彻底取得成功而再做努力。
BG 6.44: 凭借前世的神性意识,他甚至没去寻找瑜伽原则就自然而然受其吸引。这样一位求知的超然主义者,总是超越经典原则和其推荐的仪式。
BG 6.45: 当瑜伽师竭诚努力以取得进步并清洗一切污染时,他就会在灵修了许许多多世以后最终达到完美,达到至高无上的目标。
BG 6.46: 瑜伽师比苦行者伟大,比经验主义者伟大,比功利性活动者伟大。因此,阿尔诸纳啊!无论如何要成为瑜伽师。
BG 6.47: 在所有的瑜伽师中,谁信心坚定地总在内心想着我,为我做超然的爱心服务,谁就通过瑜伽与我最紧密地连在一起,就是最高级的瑜伽师。这就是我的看法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